中部25经 诱饵经
我曾这样听闻:
一时,世尊住在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。在那里,世尊对比丘们说:“比丘们!”
比丘们回答世尊:“世尊!”
世尊说:
“比丘们,猎人撒下诱饵并不是为了让鹿群享用这些诱饵后长寿、美丽、长久生存。比丘们,猎人撒下诱饵,是为了让鹿群享用这些诱饵后,因沉溺而糊涂,因糊涂而生起放逸,因放逸而变得随心所欲,从而受其摆布。”
“比丘们,第一批鹿群享用了猎人撒下的诱饵,它们因沉溺而糊涂,因糊涂而生起放逸,因放逸而变得随心所欲,从而受猎人的摆布。比丘们,这第一批鹿群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”
“比丘们,第二批鹿群这样想:‘那些第一批鹿群享用了猎人撒下的诱饵,它们因沉溺而糊涂,因糊涂而生起放逸,因放逸而变得随心所欲,从而受猎人的摆布。这第一批鹿群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不如我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,放弃这些危险的享乐,深入森林隐居吧。’于是它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,放弃了危险的享乐,深入森林隐居。到了夏季的最后一个月,草木枯竭,身体变得极度消瘦。身体极度消瘦后,它们的力量和精力衰退了。力量和精力衰退后,它们又回到了猎人撒下的诱饵那里。它们享用了那些诱饵,因沉溺而糊涂,因糊涂而生起放逸,因放逸而变得随心所欲,从而受猎人的摆布。比丘们,这第二批鹿群也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”
“比丘们,第三批鹿群这样想:‘那些第一批鹿群享用了猎人撒下的诱饵……(略)……这第一批鹿群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那些第二批鹿群这样想:“那些第一批鹿群享用了猎人撒下的诱饵……(略)……这第一批鹿群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不如我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,放弃这些危险的享乐,深入森林隐居吧。”它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,放弃了危险的享乐,深入森林隐居。到了夏季的最后一个月,草木枯竭,身体变得极度消瘦。身体极度消瘦后,它们的力量和精力衰退了。力量和精力衰退后,它们又回到了猎人撒下的诱饵那里。它们享用了那些诱饵,因沉溺而糊涂,因糊涂而生起放逸,因放逸而变得随心所欲,从而受猎人的摆布。这第二批鹿群也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不如我们依附于猎人撒下的诱饵附近安身。在那里安身,享用猎人撒下的诱饵,但不要沉溺,不要糊涂,享用时不要生起放逸,不放逸,不随心所欲,从而不受猎人的摆布。’于是它们依附于猎人撒下的诱饵附近安身。在那里安身,享用猎人撒下的诱饵,但没有沉溺,没有糊涂,享用时没有生起放逸,不放逸,没有随心所欲,从而不受猎人的摆布。
“比丘们,于是猎人和猎人助手们心想:‘这些第三批鹿群真是狡猾、诡计多端,真是神通广大、变化莫测。它们享用撒下的诱饵,我们却不知道它们的来去。不如我们用巨大的捕兽夹将这些诱饵周围的区域完全包围起来,或许能找到第三批鹿群的巢穴,它们会进入其中。’于是他们用巨大的捕兽夹将诱饵周围的区域完全包围起来。比丘们,猎人和猎人助手们确实找到了第三批鹿群的巢穴,它们进入其中。比丘们,这第三批鹿群也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”
“比丘们,第四批鹿群这样想:‘那些第一批鹿群……(略)……这第一批鹿群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那些第二批鹿群这样想:“那些第一批鹿群……(略)……这第一批鹿群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不如我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,放弃这些危险的享乐,深入森林隐居吧。”它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……(略)……这第二批鹿群也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那些第三批鹿群这样想:“那些第一批鹿群……(略)……这第一批鹿群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那些第二批鹿群这样想:“那些第一批鹿群……(略)……这第一批鹿群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不如我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,放弃这些危险的享乐,深入森林隐居吧。”它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……(略)……这第二批鹿群也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不如我们依附于猎人撒下的诱饵附近安身。在那里安身,享用猎人撒下的诱饵,但不要沉溺,不要糊涂,享用时不要生起放逸,不放逸,不随心所欲,从而不受猎人的摆布。”它们依附于猎人撒下的诱饵附近安身。在那里安身,享用猎人撒下的诱饵,但没有沉溺,没有糊涂,享用时没有生起放逸,不放逸,没有随心所欲,从而不受猎人的摆布。
“于是猎人和猎人助手们心想:‘这些第三批鹿群真是狡猾、诡计多端,真是神通广大、变化莫测。它们享用撒下的诱饵,我们却不知道它们的来去。不如我们用巨大的捕兽夹将这些诱饵周围的区域完全包围起来,或许能找到第三批鹿群的巢穴,它们会进入其中。’于是他们用巨大的捕兽夹将诱饵周围的区域完全包围起来。比丘们,猎人和猎人助手们确实找到了第三批鹿群的巢穴,它们进入其中。这第三批鹿群也未能摆脱猎人的控制。不如我们安身于猎人和猎人助手们无法到达的地方。在那里安身,享用猎人撒下的诱饵,但不要沉溺,不要糊涂,享用时不要生起放逸,不放逸,不随心所欲,从而不受猎人的摆布。’于是它们安身于猎人和猎人助手们无法到达的地方。在那里安身,享用猎人撒下的诱饵,但没有沉溺,没有糊涂,享用时没有生起放逸,不放逸,没有随心所欲,从而不受猎人的摆布。
“比丘们,于是猎人和猎人助手们心想:‘这些第四批鹿群真是狡猾、诡计多端,真是神通广大、变化莫测。它们享用撒下的诱饵,我们却不知道它们的来去。不如我们用巨大的捕兽夹将这些诱饵周围的区域完全包围起来,或许能找到第四批鹿群的巢穴,它们会进入其中。’于是他们用巨大的捕兽夹将诱饵周围的区域完全包围起来。比丘们,猎人和猎人助手们确实未能找到第四批鹿群的巢穴,它们会进入其中。比丘们,于是猎人和猎人助手们心想:‘如果我们要招惹第四批鹿群,它们被招惹后会招惹其他鹿群,其他鹿群被招惹后会招惹其他鹿群。这样,所有鹿群都会完全摆脱这些诱饵。不如我们放任第四批鹿群吧。’比丘们,于是猎人和猎人助手们放任了第四批鹿群。比丘们,这第四批鹿群确实摆脱了猎人的控制。”
“比丘们,我这个比喻是为了让你们理解其含义。这里的含义是:比丘们,诱饵指的是五欲。比丘们,猎人指的是恶魔。比丘们,猎人助手指的是魔罗的随从。比丘们,鹿群指的是沙门婆罗门。
“比丘们,第一批沙门婆罗门享用了恶魔撒下的诱饵和世间的贪欲,它们因沉溺而糊涂,因糊涂而生起放逸,因放逸而变得随心所欲,从而受恶魔的摆布,受世间贪欲的摆布。比丘们,这第一批沙门婆罗门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比丘们,正如那些第一批鹿群,我称这第一批沙门婆罗门与它们相似。”
“比丘们,第二批沙门婆罗门这样想:‘那些第一批沙门婆罗门享用了恶魔撒下的诱饵和世间的贪欲,它们因沉溺而糊涂,因糊涂而生起放逸,因放逸而变得随心所欲,从而受恶魔的摆布,受世间贪欲的摆布。这第一批沙门婆罗门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不如我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和世间的贪欲,放弃这些危险的享乐,深入森林隐居吧。’于是它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和世间的贪欲,放弃了危险的享乐,深入森林隐居。在那里,它们或食野菜,或食稗子,或食野稻,或食朽谷,或食糠,或食米汤,或食豆渣,或食草,或食牛粪,或以林中根果为食,食自然成熟的果实。
“到了夏季的最后一个月,草木枯竭,身体变得极度消瘦。身体极度消瘦后,它们的力量和精力衰退了。力量和精力衰退后,心解脱也衰退了。心解脱衰退后,它们又回到了恶魔撒下的诱饵和那些世间的贪欲那里。它们享用了那些诱饵,因沉溺而糊涂,因糊涂而生起放逸,因放逸而变得随心所欲,从而受恶魔的摆布,受世间贪欲的摆布。比丘们,这第二批沙门婆罗门也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比丘们,正如那些第二批鹿群,我称这第二批沙门婆罗门与它们相似。”
“比丘们,第三批沙门婆罗门这样想:‘那些第一批沙门婆罗门享用了恶魔撒下的诱饵和世间的贪欲……(略)……这第一批沙门婆罗门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那些第二批沙门婆罗门这样想:“那些第一批沙门婆罗门享用了恶魔撒下的诱饵和世间的贪欲……(略)……这第一批沙门婆罗门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不如我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和世间的贪欲,放弃这些危险的享乐,深入森林隐居吧。”它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和世间的贪欲,放弃了危险的享乐,深入森林隐居。在那里,它们或食野菜……(略)……食自然成熟的果实。到了夏季的最后一个月,草木枯竭,身体变得极度消瘦。身体极度消瘦后,它们的力量和精力衰退了。力量和精力衰退后,心解脱也衰退了。心解脱衰退后,它们又回到了恶魔撒下的诱饵和那些世间的贪欲那里。它们享用了那些诱饵,因沉溺而糊涂,因糊涂而生起放逸,因放逸而变得随心所欲,从而受恶魔的摆布,受世间贪欲的摆布。这第二批沙门婆罗门也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不如我们依附于恶魔撒下的诱饵和那些世间的贪欲附近安身。在那里安身,享用恶魔撒下的诱饵和那些世间的贪欲,但不要沉溺,不要糊涂,享用时不要生起放逸,不放逸,不随心所欲,从而不受恶魔的摆布,不受世间贪欲的摆布。’
“它们依附于恶魔撒下的诱饵和那些世间的贪欲附近安身。在那里安身,享用恶魔撒下的诱饵和那些世间的贪欲,但没有沉溺,没有糊涂,享用时没有生起放逸,不放逸,没有随心所欲,从而不受恶魔的摆布,不受世间贪欲的摆布。但是它们持这样的见解:‘世间是常住的’,或者‘世间是无常的’;‘世间是有边的’,或者‘世间是无边的’;‘命即是身’,或者‘命异于身’;‘如来死后存在’,或者‘如来死后不存在’,或者‘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’,或者‘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’。比丘们,这第三批沙门婆罗门也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比丘们,正如那些第三批鹿群,我称这第三批沙门婆罗门与它们相似。”
“比丘们,第四批沙门婆罗门这样想:‘那些第一批沙门婆罗门享用了恶魔撒下的诱饵……(略)……这第一批沙门婆罗门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那些第二批沙门婆罗门这样想:“那些第一批沙门婆罗门……(略)……这第一批沙门婆罗门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不如我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和世间的贪欲,放弃这些危险的享乐,深入森林隐居吧。”它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和世间的贪欲……(略)……这第二批沙门婆罗门也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那些第三批沙门婆罗门这样想:“那些第一批沙门婆罗门……(略)……这第一批沙门婆罗门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那些第二批沙门婆罗门这样想:“那些第一批沙门婆罗门……(略)……这第一批沙门婆罗门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不如我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和世间的贪欲,放弃这些危险的享乐,深入森林隐居吧。”它们彻底停止享用诱饵和世间的贪欲……(略)……这第二批沙门婆罗门也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不如我们依附于恶魔撒下的诱饵和那些世间的贪欲附近安身。在那里安身,享用恶魔撒下的诱饵和那些世间的贪欲,但不要沉溺,不要糊涂,享用时不要生起放逸,不放逸,不随心所欲,从而不受恶魔的摆布,不受世间贪欲的摆布。’
“它们依附于恶魔撒下的诱饵和那些世间的贪欲附近安身。在那里安身,享用恶魔撒下的诱饵和那些世间的贪欲,但没有沉溺,没有糊涂,享用时没有生起放逸,不放逸,没有随心所欲,从而不受恶魔的摆布,不受世间贪欲的摆布。但是它们持这样的见解:‘世间是常住的’……(略)……‘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’。这第三批沙门婆罗门也未能摆脱恶魔的控制。不如我们安身于恶魔和魔罗随从无法到达的地方。在那里安身,享用恶魔撒下的诱饵和那些世间的贪欲,但不要沉溺,不要糊涂,享用时不要生起放逸,不放逸,不随心所欲,从而不受恶魔的摆布,不受世间贪欲的摆布。’
“它们安身于恶魔和魔罗随从无法到达的地方。在那里安身,享用恶魔撒下的诱饵和那些世间的贪欲,但没有沉溺,没有糊涂,享用时没有生起放逸,不放逸,没有随心所欲,从而不受恶魔的摆布,不受世间贪欲的摆布。比丘们,这第四批沙门婆罗门确实摆脱了恶魔的控制。比丘们,正如那些第四批鹿群,我称这第四批沙门婆罗门与它们相似。”
“比丘们,恶魔和魔罗随从无法到达的地方是怎样的呢?比丘们,在此,比丘离欲、离不善法,有寻有伺,离生喜乐,证得并安住于初禅。比丘们,这被称为:比丘使魔罗盲目,踏碎了魔罗的足迹,让恶魔看不见。
“再者,比丘们,比丘寻伺止息,内净一心,无寻无伺,定生喜乐,证得并安住于第二禅。比丘们,这被称为:……(略)……恶魔。
“再者,比丘们,比丘离喜而住于舍,正念正知,以身受乐,即圣者们所称的‘舍念乐住’,证得并安住于第三禅。比丘们,这被称为:……(略)……恶魔。
“再者,比丘们,比丘断乐断苦,先前的喜忧已灭,不苦不乐,由舍念清净,证得并安住于第四禅。比丘们,这被称为:……(略)……恶魔。
“再者,比丘们,比丘完全超越色想,灭有对想,不思惟种种想,证得并安住于‘虚空无边’的空无边处。比丘们,这被称为:……(略)……恶魔。
“再者,比丘们,比丘完全超越空无边处,证得并安住于‘识无边’的识无边处。比丘们,这被称为:……(略)……恶魔。
“再者,比丘们,比丘完全超越识无边处,证得并安住于‘什么都没有’的无所有处。比丘们,这被称为:……(略)……恶魔。
“再者,比丘们,比丘完全超越无所有处,证得并安住于非想非非想处。比丘们,这被称为:……(略)……恶魔。
“再者,比丘们,比丘完全超越非想非非想处,证得并安住于想受灭。他以智慧洞察,诸漏已尽。比丘们,这被称为:比丘使魔罗盲目,踏碎了魔罗的足迹,让恶魔看不见,他已渡过了世间的缠缚。”
世尊如是说。那些比丘心生欢喜,赞叹世尊所说。
诱饵经 第五终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