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部118经 《安那般那念经》

中部118经 《安那般那念经》

我曾这样听闻:

有一次,世尊住在舍卫城东园的鹿母讲堂,与许多知名的大比丘弟子们在一起,他们是:尊者舍利弗、尊者大目犍连、尊者大迦叶、尊者大迦旃延、尊者大拘絺罗、尊者大劫宾那、尊者大周那、尊者阿那律、尊者离婆多、尊者阿难,以及其他许多知名的大比丘弟子们。

当时,长老比丘们正在教导、训诫新比丘们。一些长老比丘教导、训诫十名比丘;一些长老比丘教导、训诫二十名比丘;一些长老比丘教导、训诫三十名比丘;一些长老比丘教导、训诫四十名比丘。这些新比丘们受到长老比丘们的教导和训诫,在前后都有显著的进步。

那时,世尊在十五日的布萨日、自恣日、月圆之夜,为比丘僧伽所围绕,露天而坐。于是世尊环顾寂静无声的比丘僧伽,对比丘们说:“比丘们,我对这条道路已经精进,我的心对这条道路已经精进。因此,比丘们,你们要更加精进,以便证得未证得的,获得未获得的,实现未实现的。我将就在舍卫城度过这个高牟帝月的四个月。”

乡村的比丘们听到了:“据说世尊将就在舍卫城度过高牟帝月的四个月。”于是那些乡村比丘们来到舍卫城,以便拜见世尊。那些长老比丘们更加精进地教导、训诫新比丘们。一些长老比丘教导、训诫十名比丘;一些长老比丘教导、训诫二十名比丘;一些长老比丘教导、训诫三十名比丘;一些长老比丘教导、训诫四十名比丘。这些新比丘们受到长老比丘们的教导和训诫,在前后都有显著的进步。

那时,世尊在十五日的布萨日、高牟帝月的四个月的月圆之夜,为比丘僧伽所围绕,露天而坐。于是世尊环顾寂静无声的比丘僧伽,对比丘们说:“比丘们,这个僧团是无瑕疵的,这个僧团是无垢的,它纯净地立足于精华。比丘们,这样的比丘僧伽、这样的僧团,是应受供养的,应受款待的,应受布施的,应受合掌礼敬的,是世间无上的福田。比丘们,这样的比丘僧伽、这样的僧团,对这样的僧团,少量布施会获得巨大的果报,大量布施会获得更大的果报。比丘们,这样的比丘僧伽、这样的僧团,是世间难以见到的。比丘们,这样的比丘僧伽、这样的僧团,值得走几由旬的路去拜见,即使是背着旅行袋去也值得。”

“比丘们,在这个比丘僧伽中,有已断尽烦恼的阿罗汉,他们已圆满修习,已办所作,放下重担,已达到自己的目的,已断尽有漏,已通过正智解脱——比丘们,这样的比丘也存在于这个比丘僧伽中。比丘们,在这个比丘僧伽中,有五下分结已断尽的、化生于彼处而般涅槃、不还的阿那含——比丘们,这样的比丘也存在于这个比丘僧伽中。比丘们,在这个比丘僧伽中,有三结已断尽、贪嗔痴薄弱的斯陀含,他们只需再来此世间一次,就能终结痛苦——比丘们,这样的比丘也存在于这个比丘僧伽中。比丘们,在这个比丘僧伽中,有三结已断尽、不堕恶趣、决定趣向正觉的须陀洹——比丘们,这样的比丘也存在于这个比丘僧伽中。”

“比丘们,在这个比丘僧伽中,有勤修四念住的比丘,这样的比丘也存在于这个比丘僧伽中。比丘们,在这个比丘僧伽中,有勤修四正勤的比丘……四神足……五根……五力……七觉支……八圣道的比丘,这样的比丘也存在于这个比丘僧伽中。比丘们,在这个比丘僧伽中,有勤修慈心禅的比丘……悲心禅……喜心禅……舍心禅……不净观……无常想的比丘,这样的比丘也存在于这个比丘僧伽中。比丘们,在这个比丘僧伽中,有勤修安那般那念的比丘。比丘们,修习并多作安那般那念,能获得巨大的果报和利益。比丘们,修习并多作安那般那念,能圆满四念住。四念住修习并多作,能圆满七觉支。七觉支修习并多作,能圆满明解脱。”

“比丘们,安那般那念如何修习,如何多作,能获得巨大的果报和利益呢?比丘们,这里,比丘前往森林、树下或空屋,盘腿而坐,身体正直,正念安住于面前。他有正念地吸气,有正念地呼气。”

“他长吸气时,知道‘我长吸气’;长呼气时,知道‘我长呼气’。短吸气时,知道‘我短吸气’;短呼气时,知道‘我短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觉知全身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觉知全身而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平息身行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平息身行而呼气’。”

“他学习‘我将觉知喜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觉知喜而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觉知乐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觉知乐而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觉知心行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觉知心行而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平息心行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平息心行而呼气’。”

“他学习‘我将觉知心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觉知心而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令心欢悦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令心欢悦而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令心专注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令心专注而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解脱心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解脱心而呼气’。”

“他学习‘我将随观无常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随观无常而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随观离贪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随观离贪而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随观灭尽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随观灭尽而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随观舍离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随观舍离而呼气’。比丘们,安那般那念这样修习,这样多作,能获得巨大的果报和利益。”

“比丘们,安那般那念如何修习,如何多作,能圆满四念住呢?比丘们,当比丘长吸气时,知道‘我长吸气’;长呼气时,知道‘我长呼气’。短吸气时,知道‘我短吸气’;短呼气时,知道‘我短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觉知全身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觉知全身而呼气’。他学习‘我将平息身行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平息身行而呼气’;那时,比丘住在身随观身,热忱、正知、具念,去除世间的贪婪和忧愁。比丘们,我称吸气和呼气为诸身之一。因此,比丘们,那时,比丘住在身随观身,热忱、正知、具念,去除世间的贪婪和忧愁。”

“比丘们,当比丘学习‘我将觉知喜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觉知喜而呼气’;学习‘我将觉知乐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觉知乐而呼气’;学习‘我将觉知心行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觉知心行而呼气’;学习‘我将平息心行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平息心行而呼气’;那时,比丘住在受随观受,热忱、正知、具念,去除世间的贪婪和忧愁。比丘们,我称吸气和呼气的善加作意为诸受之一。因此,比丘们,那时,比丘住在受随观受,热忱、正知、具念,去除世间的贪婪和忧愁。”

“比丘们,当比丘学习‘我将觉知心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觉知心而呼气’;学习‘我将令心欢悦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令心欢悦而呼气’;学习‘我将令心专注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令心专注而呼气’;学习‘我将解脱心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解脱心而呼气’;那时,比丘住在心随观心,热忱、正知、具念,去除世间的贪婪和忧愁。比丘们,我不说失念、不正知者的安那般那念。因此,比丘们,那时,比丘住在心随观心,热忱、正知、具念,去除世间的贪婪和忧愁。”

“比丘们,当比丘学习‘我将随观无常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随观无常而呼气’;学习‘我将随观离贪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随观离贪而呼气’;学习‘我将随观灭尽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随观灭尽而呼气’;学习‘我将随观舍离而吸气’,学习‘我将随观舍离而呼气’;那时,比丘住在法随观法,热忱、正知、具念,去除世间的贪婪和忧愁。他以智慧善见那贪婪和忧愁的断除,并善加省察。因此,比丘们,那时,比丘住在法随观法,热忱、正知、具念,去除世间的贪婪和忧愁。”

“比丘们,安那般那念这样修习,这样多作,能圆满四念住。”

“比丘们,四念住如何修习,如何多作,能圆满七觉支呢?比丘们,当比丘住在身随观身,热忱、正知、具念,去除世间的贪婪和忧愁时,那时,他的念住已建立,没有忘失。比丘们,当比丘的念住已建立,没有忘失时,那时,他的念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念觉支,那时,比丘的念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他如此具念地住着,以智慧鉴别、考察、审察那法。比丘们,当比丘如此具念地住着,以智慧鉴别、考察、审察那法时,那时,他的择法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择法觉支,那时,比丘的择法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他鉴别、考察、审察那法时,精进已发起,没有懈怠。比丘们,当比丘鉴别、考察、审察那法时,精进已发起,没有懈怠时,那时,他的精进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精进觉支,那时,比丘的精进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精进发起者的无染的喜悦便生起。比丘们,当比丘精进发起者的无染的喜悦生起时,那时,他的喜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喜觉支,那时,比丘的喜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心充满喜悦者的身体得以轻安,心也得以轻安。比丘们,当比丘心充满喜悦者的身体得以轻安,心也得以轻安时,那时,他的轻安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轻安觉支,那时,比丘的轻安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身体轻安者的快乐的心得以入定。比丘们,当比丘身体轻安者的快乐的心得以入定时,那时,他的定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定觉支,那时,比丘的定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他如此入定的心能善加省察。比丘们,当比丘如此入定的心能善加省察时,那时,他的舍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舍觉支,那时,比丘的舍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比丘们,当比丘住在受随观受……心随观心……法随观法,热忱、正知、具念,去除世间的贪婪和忧愁时,那时,他的念住已建立,没有忘失。比丘们,当比丘的念住已建立,没有忘失时,那时,他的念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念觉支,那时,比丘的念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他如此具念地住着,以智慧鉴别、考察、审察那法。比丘们,当比丘如此具念地住着,以智慧鉴别、考察、审察那法时,那时,他的择法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择法觉支,那时,比丘的择法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他鉴别、考察、审察那法时,精进已发起,没有懈怠。比丘们,当比丘鉴别、考察、审察那法时,精进已发起,没有懈怠时,那时,他的精进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精进觉支,那时,比丘的精进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精进发起者的无染的喜悦便生起。比丘们,当比丘精进发起者的无染的喜悦生起时,那时,他的喜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喜觉支,那时,比丘的喜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心充满喜悦者的身体得以轻安,心也得以轻安。比丘们,当比丘心充满喜悦者的身体得以轻安,心也得以轻安时,那时,他的轻安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轻安觉支,那时,比丘的轻安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身体轻安者的快乐的心得以入定。比丘们,当比丘身体轻安者的快乐的心得以入定时,那时,他的定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定觉支,那时,比丘的定觉支达到圆满。”

“他如此入定的心能善加省察。比丘们,当比丘如此入定的心能善加省察时,那时,他的舍觉支已生起。那时,比丘修习舍觉支,那时,比丘的舍觉支达到圆满。比丘们,四念住这样修习,这样多作,能圆满七觉支。”

“比丘们,七觉支如何修习,如何多作,能圆满明解脱呢?比丘们,这里,比丘修习念觉支,依于远离,依于离贪,依于灭尽,回向于舍离。修习择法觉支……修习精进觉支……修习喜觉支……修习轻安觉支……修习定觉支……修习舍觉支,依于远离,依于离贪,依于灭尽,回向于舍离。比丘们,七觉支这样修习,这样多作,能圆满明解脱。”

世尊说了此番话。那些比丘心生欢喜,对世尊所说之法表示赞同。

《安那般那念经》第八终。
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打赏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