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部72经:婆蹉火经
我曾这样听闻:一时,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。那时,游方者婆蹉往世尊之处走去,抵达后,与世尊相互问候,互致友善、值得记忆的问候后,坐在一旁。坐在一旁的游方者婆蹉对世尊说道:
“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‘世间是常恒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呢?”
“婆蹉,我并非持‘世间是常恒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。”
“那么,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‘世间是无常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呢?”
“婆蹉,我并非持‘世间是无常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。”
“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‘世间是有边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呢?”
“婆蹉,我并非持‘世间是有边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。”
“那么,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‘世间是无边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呢?”
“婆蹉,我并非持‘世间是无边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。”
“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‘生命即身体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呢?”
“婆蹉,我并非持‘生命即身体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。”
“那么,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‘生命异于身体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呢?”
“婆蹉,我并非持‘生命异于身体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。”
“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‘如来死后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呢?”
“婆蹉,我并非持‘如来死后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。”
“那么,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‘如来死后不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呢?”
“婆蹉,我并非持‘如来死后不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。”
“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‘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呢?”
“婆蹉,我并非持‘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。”
“那么,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‘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呢?”
“婆蹉,我并非持‘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’的见解。”
“‘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“世间是常恒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呢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我并非持“世间是常恒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。’
‘那么,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“世间是无常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呢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我并非持“世间是无常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。’
‘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“世间是有边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呢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我并非持“世间是有边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。’
‘那么,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“世间是无边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呢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我并非持“世间是无边的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。’
‘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“生命即身体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呢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我并非持“生命即身体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。’
‘那么,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“生命异于身体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呢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我并非持“生命异于身体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。’
‘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“如来死后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呢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我并非持“如来死后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。’
‘那么,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“如来死后不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呢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我并非持“如来死后不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。’
‘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“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呢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我并非持“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。’
‘那么,乔达摩尊者,您是否持“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呢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我并非持“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,唯此是真理,其余都是虚妄”的见解。’
那么,乔达摩尊者,您是看到了什么过患,才完全不接受所有这些见解呢?”
“婆蹉,‘世间是常恒的’,这是一种见解,一种见解的丛林,见解的荒野,见解的曲折,见解的动摇,见解的束缚,伴随着苦、恼、忧、热,不导向厌离、离欲、寂灭、寂静、证悟、正觉、涅槃。
‘世间是无常的’,婆蹉……(如上重复,直至)……‘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’,婆蹉,这是一种见解,一种见解的丛林,见解的荒野,见解的曲折,见解的动摇,见解的束缚,伴随着苦、恼、忧、热,不导向厌离、离欲、寂灭、寂静、证悟、正觉、涅槃。婆蹉,我看到了这些过患,才完全不接受所有这些见解。”
“那么,乔达摩尊者,您有任何见解吗?”
“婆蹉,见解,这对于如来来说已经被去除。婆蹉,如来已亲见:‘此是色,此是色的生起,此是色的灭尽;此是受,此是受的生起,此是受的灭尽;此是想,此是想的生起,此是想的灭尽;此是行,此是行的生起,此是行的灭尽;此是识,此是识的生起,此是识的灭尽。’因此,我宣说如来因所有妄想、所有烦恼、所有‘我’见和‘我所’见以及慢随眠的灭尽、离欲、寂灭、舍弃、放下,而无取著地解脱。”
“那么,乔达摩尊者,一位如此心解脱的比丘会投生到何处呢?”
“婆蹉,说‘会投生’,不适用。”
“那么,乔达摩尊者,是‘不会投生’吗?”
“婆蹉,说‘不会投生’,不适用。”
“那么,乔达摩尊者,是‘既会投生又不会投生’吗?”
“婆蹉,说‘既会投生又不会投生’,不适用。”
“那么,乔达摩尊者,是‘既不会投生亦非不会投生’吗?”
“婆蹉,说‘既不会投生亦非不会投生’,不适用。”
“‘那么,乔达摩尊者,一位如此心解脱的比丘会投生到何处呢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说“会投生”,不适用。’
‘那么,乔达摩尊者,是“不会投生”吗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说“不会投生”,不适用。’
‘那么,乔达摩尊者,是“既会投生又不会投生”吗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说“既会投生又不会投生”,不适用。’
‘那么,乔达摩尊者,是“既不会投生亦非不会投生”吗?’您被这样问时,回答说:‘婆蹉,说“既不会投生亦非不会投生”,不适用。’
乔达摩尊者,在此处我陷入了无知,在此处我陷入了迷惑。先前我因乔达摩尊者的言谈而生起的些许信心,现在也消失了。”
“婆蹉,你陷入无知是理所当然的,你陷入迷惑也是理所当然的。婆蹉,此法深奥、难见、难理解、寂静、殊胜、非推理所及、精微、唯智者能知。而你持不同的见解,有不同的爱好,有不同的喜好,行不同的道路,有不同的师长,所以你难以理解。”
“那么,婆蹉,我就此反问你;你认为如何,就如何回答。婆蹉,你认为呢,如果你的面前有一团火在燃烧,你知道‘我面前有火在燃烧’吗?”
“乔达摩尊者,如果我面前有一团火在燃烧,我知道‘我面前有火在燃烧’。”
“婆蹉,如果有人这样问你:‘你面前这团正在燃烧的火是依什么而燃烧的呢?’婆蹉,你被这样问时,会如何回答呢?”
“乔达摩尊者,如果有人这样问我:‘你面前这团正在燃烧的火是依什么而燃烧的呢?’乔达摩尊者,我被这样问时,会这样回答:‘我面前这团正在燃烧的火是依草和木柴为燃料而燃烧的。’”
“婆蹉,如果你的面前那团火熄灭了,你知道‘我面前的火熄灭了’吗?”
“乔达摩尊者,如果我面前那团火熄灭了,我知道‘我面前的火熄灭了’。”
“婆蹉,如果有人这样问你:‘你面前那团熄灭的火去了哪个方向——东方、南方、西方还是北方呢?’婆蹉,你被这样问时,会如何回答呢?”
“乔达摩尊者,这不适用。乔达摩尊者,那团火是依草和木柴为燃料而燃烧的,当燃料耗尽,又没有再添加其他燃料,它就是无食而熄灭了。”
“正是这样,婆蹉,凡是人们用以指称如来的色,那色对于如来来说已经被舍弃,根已被切断,就像棕榈树桩一样被拔除,不再存在,在未来不再生起。婆蹉,从色的毁灭中解脱的如来是深奥的、不可测量的、难以完全理解的——就像大海一样。说‘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不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既会投生又不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既不会投生亦非不会投生’不适用。
凡是人们用以指称如来的受,那受对于如来来说已经被舍弃,根已被切断,就像棕榈树桩一样被拔除,不再存在,在未来不再生起。婆蹉,从受的毁灭中解脱的如来是深奥的、不可测量的、难以完全理解的——就像大海一样。说‘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不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既会投生又不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既不会投生亦非不会投生’不适用。
凡是人们用以指称如来的想,那想对于如来来说已经被舍弃,根已被切断,就像棕榈树桩一样被拔除,不再存在,在未来不再生起。婆蹉,从想的毁灭中解脱的如来是深奥的、不可测量的、难以完全理解的——就像大海一样。说‘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不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既会投生又不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既不会投生亦非不会投生’不适用。
凡是人们用以指称如来的行,那些行对于如来来说已经被舍弃,根已被切断,就像棕榈树桩一样被拔除,不再存在,在未来不再生起。婆蹉,从行的毁灭中解脱的如来是深奥的、不可测量的、难以完全理解的——就像大海一样。说‘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不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既会投生又不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既不会投生亦非不会投生’不适用。
凡是人们用以指称如来的识,那识对于如来来说已经被舍弃,根已被切断,就像棕榈树桩一样被拔除,不再存在,在未来不再生起。婆蹉,从识的毁灭中解脱的如来是深奥的、不可测量的、难以完全理解的——就像大海一样。说‘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不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既会投生又不会投生’不适用,说‘既不会投生亦非不会投生’不适用。”
世尊说完这些话后,游方者婆蹉对世尊说道:“乔达摩尊者,就像在一个村庄或城镇不远处有一棵大娑罗树。它的树枝和叶子会脱落,树皮会脱落,腐木会脱落;过了一段时间,它就没了枝叶,没了树皮,没了腐木,变得纯粹,只剩下树心。同样,乔达摩尊者的教法也是没了枝叶,没了树皮,没了腐木,变得纯粹,只剩下树心。殊胜啊,乔达摩尊者……(如上重复)……从今天起,请乔达摩尊者接受我为终身皈依的在家信徒。”
婆蹉火经第二终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