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部9经 正见经
我曾这样听闻:一时,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。在那儿,尊者舍利弗对比丘们说道:“贤友们,比丘们!”比丘们回答尊者舍利弗说:“贤友!”尊者舍利弗便说:
“贤友们,‘正见,正见’被如此称说。贤友们,圣弟子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呢?”
“贤友,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,就是为了从尊者舍利弗处了解此说的含义。尊者舍利弗能自己阐明此说的含义是很好的。听了尊者舍利弗的讲解,比丘们会铭记在心。”
“既然如此,贤友们,你们仔细听,善加思惟,我将解说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比丘们回答尊者舍利弗。尊者舍利弗便说: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不善,了知不善根;了知善,了知善根,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不善?何为不善根?何为善?何为善根?贤友们,杀生是不善,不与取是不善,邪淫是不善,妄语是不善,离间语是不善,恶口是不善,绮语是不善,贪欲是不善,瞋恚是不善,邪见是不善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不善。
“贤友们,何为不善根?贪是不善根,瞋是不善根,痴是不善根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不善根。
“贤友们,何为善?离杀生是善,离不与取是善,离邪淫是善,离妄语是善,离离间语是善,离恶口是善,离绮语是善,无贪是善,无瞋是善,正见是善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善。
“贤友们,何为善根?无贪是善根,无瞋是善根,无痴是善根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善根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不善,如此了知不善根;如此了知善,如此了知善根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,除去瞋随眠,根除‘我慢’的见随眠,舍弃无明而生起明,于现法中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欢喜赞叹尊者舍利弗所说后,又问尊者舍利弗:“贤友,是否还有其他途径能使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呢?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食,了知食之集,了知食之灭,了知导向食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食?何为食之集?何为食之灭?何为导向食灭之道?贤友们,有这四种食,为了已生有情的住立,或为了求生者的扶助。哪四种呢?或粗或细的段食是第一,触是第二,意思是第三,识是第四。由渴爱集而有食集,由渴爱灭而有食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食灭之道,即: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食,如此了知食之集,如此了知食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食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,除去瞋随眠,根除‘我慢’的见随眠,舍弃无明而生起明,于现法中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欢喜赞叹尊者舍利弗所说后,又问尊者舍利弗:“贤友,是否还有其他途径能使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呢?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苦,了知苦之集,了知苦之灭,了知导向苦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苦?何为苦之集?何为苦之灭?何为导向苦灭之道?生亦是苦,老亦是苦,死亦是苦,愁、悲、苦、忧、恼亦是苦,与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是苦,与喜欢的人分离是苦,所求不得亦是苦,简而言之,五取蕴是苦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苦。
“贤友们,何为苦之集?即那导致再生、与喜贪俱、随处欢喜的渴爱,即:欲爱、有爱、无有爱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苦之集。
“贤友们,何为苦之灭?即那渴爱的完全离贪、灭尽、舍弃、舍离、解脱、无执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苦之灭。
“贤友们,何为导向苦灭之道?即此八支圣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导向苦灭之道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苦,如此了知苦之集,如此了知苦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苦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,除去瞋随眠,根除‘我慢’的见随眠,舍弃无明而生起明,于现法中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欢喜赞叹尊者舍利弗所说后,又问尊者舍利弗:“贤友,是否还有其他途径能使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呢?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老死,了知老死之集,了知老死之灭,了知导向老死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老死?何为老死之集?何为老死之灭?何为导向老死灭之道?
“贤友们,那些有情于各种有情聚中:衰老、衰朽、牙齿破损、头发变白、皮肤起皱、寿命减损、诸根成熟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老。
“贤友们,那些有情从各种有情聚中:死亡、逝去、毁坏、消失、死没、死去、时间终结、蕴之毁坏、尸体舍弃、命根断绝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死。
“如此,此老与此死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老死。由生集而有老死集,由生灭而有老死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老死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老死,如此了知老死之集,如此了知老死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老死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……(略)……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……(略)……又问:“贤友,是否还有……(略)……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生,了知生之集,了知生之灭,了知导向生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生?何为生之集?何为生之灭?何为导向生灭之道?贤友们,那些有情于各种有情聚中:出生、生起、入胎、显现、诸蕴现前、获得诸处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生。由有集而有生集,由有灭而有生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生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生,如此了知生之集,如此了知生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生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……(略)……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……(略)……又问:“贤友,是否还有……(略)……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有,了知有之集,了知有之灭,了知导向有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有?何为有之集?何为有之灭?何为导向有灭之道?贤友们,有这三种有:欲有、色有、无色有。由取集而有有集,由取灭而有有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有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有,如此了知有之集,如此了知有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有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……(略)……成为苦的终结者。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……(略)……又问:“贤友,是否还有……(略)……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取,了知取之集,了知取之灭,了知导向取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取?何为取之集?何为取之灭?何为导向取灭之道?贤友们,有这四种取:欲取、见取、戒禁取、我语取。由渴爱集而有取集,由渴爱灭而有取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取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取,如此了知取之集,如此了知取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取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……(略)……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……(略)……又问:“贤友,是否还有……(略)……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渴爱,了知渴爱之集,了知渴爱之灭,了知导向渴爱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渴爱?何为渴爱之集?何为渴爱之灭?何为导向渴爱灭之道?贤友们,有这六种渴爱身:色渴爱、声渴爱、香渴爱、味渴爱、触渴爱、法渴爱。由受集而有渴爱集,由受灭而有渴爱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渴爱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渴爱,如此了知渴爱之集,如此了知渴爱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渴爱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……(略)……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……(略)……又问:“贤友,是否还有……(略)……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受,了知受之集,了知受之灭,了知导向受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受?何为受之集?何为受之灭?何为导向受灭之道?贤友们,有这六种受身:眼触生受、耳触生受、鼻触生受、舌触生受、身触生受、意触生受。由触集而有受集,由触灭而有受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受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受,如此了知受之集,如此了知受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受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……(略)……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……(略)……又问:“贤友,是否还有……(略)……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触,了知触之集,了知触之灭,了知导向触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触?何为触之集?何为触之灭?何为导向触灭之道?贤友们,有这六种触身:眼触、耳触、鼻触、舌触、身触、意触。由六处集而有触集,由六处灭而有触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触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触,如此了知触之集,如此了知触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触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……(略)……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……(略)……又问:“贤友,是否还有……(略)……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六处,了知六处之集,了知六处之灭,了知导向六处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六处?何为六处之集?何为六处之灭?何为导向六处灭之道?贤友们,有这六种处:眼处、耳处、鼻处、舌处、身处、意处。由名色集而有六处集,由名色灭而有六处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六处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六处,如此了知六处之集,如此了知六处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六处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……(略)……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……(略)……又问:“贤友,是否还有……(略)……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名色,了知名色之集,了知名色之灭,了知导向名色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名色?何为名色之集?何为名色之灭?何为导向名色灭之道?贤友们,受、想、思、触、作意——此被称为名。四大种,以及四大种所造色——此被称为色。如此,此名与此色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名色。由识集而有名色集,由识灭而有名色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名色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名色,如此了知名色之集,如此了知名色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名色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……(略)……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……(略)……又问:“贤友,是否还有……(略)……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识,了知识之集,了知识之灭,了知导向识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识?何为识之集?何为识之灭?何为导向识灭之道?贤友们,有这六种识身: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。由行集而有识集,由行灭而有识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识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识,如此了知识之集,如此了知识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识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……(略)……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……(略)……又问:“贤友,是否还有……(略)……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行,了知行之集,了知行之灭,了知导向行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行?何为行之集?何为行之灭?何为导向行灭之道?贤友们,有这三种行:身行、语行、心行。由无明集而有行集,由无明灭而有行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行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行,如此了知行之集,如此了知行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行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,除去瞋随眠,根除‘我慢’的见随眠,舍弃无明而生起明,于现法中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……(略)……又问:“贤友,是否还有……(略)……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无明,了知无明之集,了知无明之灭,了知导向无明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无明?何为无明之集?何为无明之灭?何为导向无明灭之道?贤友们,对苦无知,对苦之集无知,对苦之灭无知,对导向苦灭之道无知——贤友们,此被称为无明。由漏集而有无明集,由漏灭而有无明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无明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无明,如此了知无明之集,如此了知无明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无明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,除去瞋随眠,根除‘我慢’的见随眠,舍弃无明而生起明,于现法中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“好的,贤友!”那些比丘们欢喜赞叹尊者舍利弗所说后,又问尊者舍利弗:“贤友,是否还有其他途径能使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呢?”
“贤友,有。贤友们,当圣弟子了知漏,了知漏之集,了知漏之灭,了知导向漏灭之道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
“贤友们,何为漏?何为漏之集?何为漏之灭?何为导向漏灭之道?贤友们,有这三种漏:欲漏、有漏、无明漏。由无明集而有漏集,由无明灭而有漏灭,此八支圣道即是导向漏灭之道,即:正见……(略)……正定。
“贤友们,当圣弟子如此了知漏,如此了知漏之集,如此了知漏之灭,如此了知导向漏灭之道,他便完全舍弃贪随眠,除去瞋随眠,根除‘我慢’的见随眠,舍弃无明而生起明,于现法中成为苦的终结者——贤友们,仅此便可以说圣弟子是正见,其见地正直,对法具足不坏净信,已入此正法。”
尊者舍利弗说了此番话。那些比丘们欢喜赞叹尊者舍利弗所说。
正见经第九终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