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部98经 婆悉特经

中部98经 婆悉特经

我曾这样听闻:有一次,世尊住在伊车能伽罗的伊车能伽罗林中。那时,许多知名且受人尊敬的婆罗门大师居住在伊车能伽罗,他们是:阐基婆罗门、多罗伽婆罗门、钵伽罗娑提婆罗门、闍奴娑尼婆罗门、都提耶婆罗门,以及其他许多知名且受人尊敬的婆罗门大师。那时,婆悉特和婆罗堕阇两位青年在散步游行时,心中生起了这样的对话:“喂,如何才能成为婆罗门呢?”婆罗堕阇青年这样说:“喂,凡是父母双方出身良好,七代祖先血统纯净,在种姓方面未受指责、未受非议的,到此为止,喂,他就是婆罗门。”婆悉特青年这样说:“喂,凡是具戒且行为端正的,到此为止,喂,他就是婆罗门。”婆罗堕阇青年未能说服婆悉特青年,婆悉特青年也未能说服婆罗堕阇青年。于是,婆悉特青年对婆罗堕阇青年说:“喂,婆罗堕阇,这位释迦子乔达摩沙门,从释迦族出家,现在住在伊车能伽罗的伊车能伽罗林中。关于这位乔达摩尊者,有这样美好的声誉传扬开来:‘那位世尊是阿罗汉、正等正觉者、明行具足者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’喂,婆罗堕阇,我们去乔达摩沙门那里吧!去到那里,我们向乔达摩沙门请教此事。乔达摩沙门如何为我们解说,我们就如何记住。”婆罗堕阇青年回答婆悉特青年说:“好的,喂!”

于是,婆悉特和婆罗堕阇两位青年来到世尊所在之处;来到后,他们与世尊互相问候。问候完毕,他们坐在一旁。坐在一旁的婆悉特青年以偈颂对世尊说:

“我们两人都自称是通晓三吠陀者,

我是钵伽罗娑提的弟子,他是多罗伽的弟子。

对于三吠陀所阐述的,我们完全掌握;

我们是词句的解释者,在诵读方面如同导师。

然而,乔达摩,我们在种姓论上存在争议。

婆罗堕阇说:‘婆罗门是因生而为。’

而我则说:‘婆罗门是因业而为。’请明眼者明鉴。

我们两人都无法说服对方;

我们前来向您这位闻名于世的正等觉者请教。

如同人们双手合十,恭敬礼拜那无垢的月亮,

乔达摩,世间的人们也崇敬礼拜您。

乔达摩,我们请教这位世间之眼:

婆罗门是因生而为,还是因业而为?

请为我们这些无知者解说,让我们知道何为婆罗门。”

“婆悉特,我将为你们次第如实地解说,

关于众生种类之划分,各种不同的种类。

你们知道草木,它们并非能认知;

它们的种类特征是因生而异,它们确实是不同的种类。

从昆虫、飞蛾,直到蚁虫,

它们的种类特征是因生而异,它们确实是不同的种类。

你们知道四足动物,无论是小的还是大的;

它们的种类特征是因生而异,它们确实是不同的种类。

你们知道腹行类,那些长背的爬行动物;

它们的种类特征是因生而异,它们确实是不同的种类。

你们知道鱼类,那些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动物;

它们的种类特征是因生而异,它们确实是不同的种类。

你们知道鸟类,那些以翅膀飞行的空中动物;

它们的种类特征是因生而异,它们确实是不同的种类。

正如这些种类,其种类特征各有不同;

然而在人类中,并没有因生而异的种类特征。

不是因为头发、头部,不是因为耳朵、眼睛;

不是因为嘴巴、鼻子,不是因为嘴唇、眉毛。

不是因为颈部、肩部,不是因为腹部、背部;

不是因为臀部、胸部,不是因为生殖器官、性行为。

不是因为手、脚,不是因为手指、指甲;

不是因为小腿、大腿,不是因为肤色、声音。

没有因生而异的种类特征,如同其他种类。

“然而在人类的身体上,并没有这些(种类特征)。

人类中的区分,仅是约定俗成的称谓。

任何人在人类中,以畜牧为生者,

婆悉特,当知他是 农夫,而不是婆罗门。

任何人在人类中,以各种技艺为生者,

婆悉特,当知他是 工匠,而不是婆罗门。

任何人在人类中,以商业为生者,

婆悉特,当知他是 商人,而不是婆罗门。

任何人在人类中,以他人仆役为生者,

婆悉特,当知他是 仆役,而不是婆罗门。

任何人在人类中,以不与取为生者,

婆悉特,当知他是 盗贼,而不是婆罗门。

任何人在人类中,以弓箭为业者,

婆悉特,当知他是 士兵,而不是婆罗门。

任何人在人类中,以司祭为生者,

婆悉特,当知他是 祭司,而不是婆罗门。

任何人在人类中,治理村落与国土者,

婆悉特,当知他是 国王,而不是婆罗门。

我不称那些从母胎出生的人为婆罗门;

他只是一个‘您’字称谓者,如果他有所贪着。

我称那些 无所贪着、无所执取 的人为婆罗门。

“凡是斩断所有束缚,不再颤抖的人;

超越执着,解脱自在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斩断了皮带、绳索,连同束缚带,

拔除了门闩,觉醒者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遭受辱骂、鞭打、束缚,而不怀怨地忍耐者;

以忍辱为力量,以忍辱为军队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不嗔怒、持戒、具足德行、无垢染,

调伏自我、拥有最终身体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如水珠不沾莲叶,如芥子不沾针尖;

不沾染欲乐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在此世就已了知自身苦之尽头者;

放下重担、解脱自在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深具智慧、聪明,善知正道与邪道者;

已达到最高目标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不与居家者混杂,也不与无家者混杂;

无家可归、少欲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对一切众生,无论是颤动的还是不动的,都放下武器;

不杀生、不教唆杀生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在与敌对者中无敌对,在持有武器者中已寂灭;

在执取者中无所执取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凡是贪、嗔、慢、恨皆已去除,

如同芥子从针尖上掉落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“说出柔和、令人明了、真实的言语;

不说任何会伤害他人的话语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凡是长、短、微小、粗大、美好、不美好之物;

在世间不取他人未给之物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在此世和他世都没有任何希望的人;

无望、解脱自在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凡是没有任何执着,因了知而无疑惑的人;

已达到不死之地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凡是超越善与恶,超越二者束缚的人;

无忧、无尘垢、纯净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如月亮般无垢、纯净、清澈、无染;

已断尽喜乐与存在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凡是越过这泥泞的、艰难的、轮回的、愚痴的障碍;

已度脱彼岸,禅思、无动摇、无疑惑,

无所执取而涅槃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凡是舍弃欲乐,无家可归而出家的人;

已断尽欲乐与存在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凡是舍弃渴爱,无家可归而出家的人;

已断尽渴爱与存在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凡是舍弃人间的束缚,超越天界的束缚;

已解脱所有束缚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凡是舍弃爱与不爱,寂静无依的人;

已超越一切世间、勇猛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凡是了知众生之死与生,通晓一切;

无所执着、善逝、觉醒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天人、乾闼婆、人类都不知道其去处的人;

烦恼已尽、阿罗汉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凡是过去、未来、现在都无任何挂碍的人;

无所贪着、无所执取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尊贵、优秀、勇猛、大仙、已胜利的人;

无动摇、已受净浴、觉醒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凡是了知宿命,看到天界与恶道;

并且已达到生死之尽头的,我称之为 婆罗门。

“这些在世间只是约定俗成、安立的名号和种姓;

是共同约定、共同生起的,在不同地方被安立的。

因长期随眠而固着、因无知而产生的见解;

无知的人们才会说:‘婆罗门是因生而为。’

不是因生而为婆罗门,也不是因生而不是婆罗门。

而是 因业而为婆罗门, 因业而而不是婆罗门。

农夫是因业而为,工匠是因业而为;

商人是因业而为,仆役是因业而为。

盗贼也是因业而为,士兵也是因业而为;

祭司是因业而为,国王也是因业而为。

智者们如实地看到这些业;

他们是缘起之见者,善知业报者。

世间依业而转,众生依业而转;

众生被业束缚,如同车轮被车轴束缚。

通过 苦行、梵行、自制、调伏;

以此,人成为婆罗门,这是最殊胜的婆罗门。

具足三明,寂静,不再轮回的人;

婆悉特,当知这样的人就是梵天、帝释天所认知。”

世尊这样说后,婆悉特和婆罗堕阇两位青年对世尊说:“乔达摩尊者,真是殊胜!乔达摩尊者,真是殊胜!乔达摩尊者,就像把倒下的扶正,把隐藏的显露,给迷路的人指出道路,在黑暗中持灯,让有眼者能看到形色一样,乔达摩尊者以各种方式阐明了法。我们皈依乔达摩尊者、法和比丘僧。请乔达摩尊者接受我们为优婆塞,从今天起,尽形寿皈依。”

婆悉特经第八终。
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打赏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