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部96经 优婆离经

中部96经 优婆离经

我曾这样听闻:一时,佛陀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。于是优婆离婆罗门前往佛陀之处,与佛陀相互问候,结束后坐于一旁。坐于一旁的优婆离婆罗门对佛陀说:“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制定了四种奉事:为婆罗门制定奉事,为刹帝利制定奉事,为吠舍制定奉事,为首陀罗制定奉事。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为婆罗门制定的奉事是:‘婆罗门奉事婆罗门,刹帝利奉事婆罗门,吠舍奉事婆罗门,首陀罗奉事婆罗门。’乔达摩尊者,这是婆罗门为婆罗门制定的奉事。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为刹帝利制定的奉事是:‘刹帝利奉事刹帝利,吠舍奉事刹帝利,首陀罗奉事刹帝利。’乔达摩尊者,这是婆罗门为刹帝利制定的奉事。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为吠舍制定的奉事是:‘吠舍奉事吠舍,首陀罗奉事吠舍。’乔达摩尊者,这是婆罗门为吠舍制定的奉事。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为首陀罗制定的奉事是:‘只有首陀罗奉事首陀罗。除了首陀罗,谁还会奉事首陀罗呢?’乔达摩尊者,这是婆罗门为首陀罗制定的奉事。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制定了这四种奉事。对此,乔达摩尊者有何看法?”

“婆罗门,难道所有世间的人都认可婆罗门制定的这四种奉事吗?” “不,乔达摩尊者。” “婆罗门,譬如有人贫穷、无财、无依,他们却强行给他一块肉,说:‘喂,这个人,你必须吃这块肉,并且还要支付价钱。’同样地,婆罗门,婆罗门在未经其他沙门、婆罗门同意的情况下,就制定了这四种奉事。婆罗门,我不说‘一切都应该奉事’,婆罗门,我也不说‘一切都不应该奉事’。婆罗门,如果奉事会导致恶而非善,我不说‘应该奉事’;婆罗门,如果奉事会导致善而非恶,我说‘应该奉事’。婆罗门,如果有人问刹帝利:‘如果奉事会导致恶而非善,或者奉事会导致善而非恶,你奉事哪一种呢?’婆罗门,刹帝利也会正确地回答:‘如果奉事会导致恶而非善,我就不奉事;如果奉事会导致善而非恶,我就奉事。’婆罗门,如果有人问婆罗门……(同上)……婆罗门,如果有人问吠舍……(同上)……婆罗门,如果有人问首陀罗:‘如果奉事会导致恶而非善,或者奉事会导致善而非恶,你奉事哪一种呢?’婆罗门,首陀罗也会正确地回答:‘如果奉事会导致恶而非善,我就不奉事;如果奉事会导致善而非恶,我就奉事。’婆罗门,我不说‘高种姓优越’,我也不说‘高种姓低劣’;婆罗门,我不说‘容貌端庄优越’,我也不说‘容貌端庄低劣’;婆罗门,我不说‘财富丰厚优越’,我也不说‘财富丰厚低劣’。

“婆罗门,有些高种姓的人会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、贪婪、心怀恶意、邪见。因此,我不说‘高种姓优越’。婆罗门,有些高种姓的人会远离杀生、远离偷盗、远离邪淫、远离妄语、远离两舌、远离恶口、远离绮语、不贪婪、心无恶意、正见。因此,我不说‘高种姓低劣’。

“婆罗门,有些容貌端庄的人……(同上)……婆罗门,有些财富丰厚的人会杀生……(同上)……邪见。因此,我不说‘财富丰厚优越’。婆罗门,有些财富丰厚的人会远离杀生……(同上)……正见。因此,我不说‘财富丰厚低劣’。婆罗门,我不说‘一切都应该奉事’,婆罗门,我也不说‘一切都不应该奉事’。婆罗门,如果奉事会使人信仰增长、戒律增长、闻法增长、布施增长、智慧增长,我说‘应该奉事’。婆罗门,如果奉事不会使人信仰增长、不会使人戒律增长、不会使人闻法增长、不会使人布施增长、不会使人智慧增长,我不说‘应该奉事’。”

听佛陀这样说,优婆离婆罗门对佛陀说:“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制定了四种财富:为婆罗门制定财富,为刹帝利制定财富,为吠舍制定财富,为首陀罗制定财富。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为婆罗门制定的财富是乞食;如果婆罗门轻视乞食这种财富,就像牧牛人偷盗一样,是不称职的。乔达摩尊者,这是婆罗门为婆罗门制定的财富。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为刹帝利制定的财富是弓箭;如果刹帝利轻视弓箭这种财富,就像牧牛人偷盗一样,是不称职的。乔达摩尊者,这是婆罗门为刹帝利制定的财富。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为吠舍制定的财富是农耕畜牧;如果吠舍轻视农耕畜牧这种财富,就像牧牛人偷盗一样,是不称职的。乔达摩尊者,这是婆罗门为吠舍制定的财富。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为首陀罗制定的财富是役使仆人;如果首陀罗轻视役使仆人这种财富,就像牧牛人偷盗一样,是不称职的。乔达摩尊者,这是婆罗门为首陀罗制定的财富。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制定了这四种财富。对此,乔达摩尊者有何看法?”

“婆罗门,难道所有世间的人都认可婆罗门制定的这四种财富吗?” “不,乔达摩尊者。” “婆罗门,譬如有人贫穷、无财、无依,他们却强行给他一块肉,说:‘喂,这个人,你必须吃这块肉,并且还要支付价钱。’同样地,婆罗门,婆罗门在未经其他沙门、婆罗门同意的情况下,就制定了这四种财富。婆罗门,我制定**圣、出世间的法作为人的财富**。婆罗门,回顾他父母祖先的出身,他出生在哪里,他就被称作什么。如果出生在刹帝利家族,他就被称作‘刹帝利’;如果出生在婆罗门家族,他就被称作‘婆罗门’;如果出生在吠舍家族,他就被称作‘吠舍’;如果出生在首陀罗家族,他就被称作‘首陀罗’。婆罗门,譬如火因何而燃,就因何而得名。如果火因木材而燃,就称作‘木材火’;如果火因木屑而燃,就称作‘木屑火’;如果火因草而燃,就称作‘草火’;如果火因牛粪而燃,就称作‘牛粪火’。同样地,婆罗门,我制定圣、出世间的法作为人的财富。回顾他父母祖先的出身,他出生在哪里,他就被称作什么。

“如果出生在刹帝利家族,他就被称作‘刹帝利’;如果出生在婆罗门家族,他就被称作‘婆罗门’;如果出生在吠舍家族,他就被称作‘吠舍’;如果出生在首陀罗家族,他就被称作‘首陀罗’。

“婆罗门,即使是刹帝利家族出身的人,舍弃家庭出家,如果他依止如来所宣说的法和律,远离杀生、远离偷盗、远离不净行、远离妄语、远离两舌、远离恶口、远离绮语、不贪婪、心无恶意、正见,他就能证得正法、善法。

“婆罗门,即使是婆罗门家族出身的人,舍弃家庭出家,如果他依止如来所宣说的法和律,远离杀生……(同上)……正见,他就能证得正法、善法。

“婆罗门,即使是吠舍家族出身的人,舍弃家庭出家,如果他依止如来所宣说的法和律,远离杀生……(同上)……正见,他就能证得正法、善法。

“婆罗门,即使是首陀罗家族出身的人,舍弃家庭出家,如果他依止如来所宣说的法和律,远离杀生……(同上)……正见,他就能证得正法、善法。

“婆罗门,你认为呢,难道只有婆罗门能在此处修习无怨、无害的慈心,刹帝利、吠舍、首陀罗就不能吗?” “不,乔达摩尊者。乔达摩尊者,刹帝利也能在此处修习无怨、无害的慈心;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也能……乔达摩尊者,吠舍也能……乔达摩尊者,首陀罗也能……乔达摩尊者,所有四种姓都能在此处修习无怨、无害的慈心。” “同样地,婆罗门,即使是刹帝利家族出身的人,舍弃家庭出家,如果他依止如来所宣说的法和律,远离杀生……(同上)……正见,他就能证得正法、善法。

“婆罗门,即使是婆罗门家族出身的人……婆罗门,即使是吠舍家族出身的人……婆罗门,即使是首陀罗家族出身的人,舍弃家庭出家,如果他依止如来所宣说的法和律,远离杀生……(同上)……正见,他就能证得正法、善法。

“婆罗门,你认为呢,难道只有婆罗门能拿着浴巾去河里洗净污垢,刹帝利、吠舍、首陀罗就不能吗?” “不,乔达摩尊者。乔达摩尊者,刹帝利也能拿着浴巾去河里洗净污垢;乔达摩尊者,婆罗门也能……乔达摩尊者,吠舍也能……乔达摩尊者,首陀罗也能……乔达摩尊者,所有四种姓都能拿着浴巾去河里洗净污垢。” “同样地,婆罗门,即使是刹帝利家族出身的人,舍弃家庭出家,如果他依止如来所宣说的法和律,远离杀生……(同上)……正见,他就能证得正法、善法。

“婆罗门,即使是婆罗门家族出身的人……婆罗门,即使是吠舍家族出身的人……婆罗门,即使是首陀罗家族出身的人,舍弃家庭出家,如果他依止如来所宣说的法和律,远离杀生……(同上)……正见,他就能证得正法、善法。

“婆罗门,你认为呢,这里有一位受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召集了一百名来自不同种姓的人——‘诸位请来,那些出生在刹帝利家族、婆罗门家族、王族的人,拿着娑罗木、娑罗木、娑罗拉木、檀香木或莲花木的取火器,生火、点燃;那些出生在旃陀罗家族、尼沙陀家族、韦那家族、车匠家族、补枯萨家族的人,拿着狗槽木、猪槽木、洗衣槽木或蓖麻木的取火器,生火、点燃。’

“婆罗门,你认为呢,那些由刹帝利家族、婆罗门家族、王族出身的人,拿着娑罗木、娑罗木、娑罗拉木、檀香木或莲花木的取火器生起的火、点燃的光,难道这火就不能有火焰、光泽和亮度,就不能用来做火该做的事情吗?而那些由旃陀罗家族、尼沙陀家族、韦那家族、车匠家族、补枯萨家族出身的人,拿着狗槽木、猪槽木、洗衣槽木或蓖麻木的取火器生起的火、点燃的光,难道这火就不能有火焰、光泽和亮度,就不能用来做火该做的事情吗?” “不,乔达摩尊者。乔达摩尊者,那些由刹帝利家族、婆罗门家族、王族出身的人,拿着娑罗木、娑罗木、娑罗拉木、檀香木或莲花木的取火器生起的火、点燃的光,这火也会有火焰、光泽和亮度,也能用来做火该做的事情;乔达摩尊者,那些由旃陀罗家族、尼沙陀家族、韦那家族、车匠家族、补枯萨家族出身的人,拿着狗槽木、猪槽木、洗衣槽木或蓖麻木的取火器生起的火、点燃的光,这火也会有火焰、光泽和亮度,也能用来做火该做的事情。乔达摩尊者,所有的火都会有火焰、光泽和亮度,所有的火都能用来做火该做的事情。”

“同样地,婆罗门,即使是刹帝利家族出身的人,舍弃家庭出家,如果他依止如来所宣说的法和律,远离杀生……(同上)……正见,他就能证得正法、善法。婆罗门,即使是婆罗门家族出身的人……婆罗门,即使是吠舍家族出身的人……婆罗门,即使是首陀罗家族出身的人,舍弃家庭出家,如果他依止如来所宣说的法和律,远离杀生、远离偷盗、远离不净行、远离妄语、远离两舌、远离恶口、远离绮语、不贪婪、心无恶意、正见,他就能证得正法、善法。”

佛陀这样说后,优婆离婆罗门对佛陀说:“太好了,乔达摩尊者!太好了,乔达摩尊者!……(同上)……请乔达摩尊者接受我为优婆塞,从今天起,尽形寿皈依。”

优婆离经第六终。
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打赏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