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部46经 大法受持经
我曾这样听闻,有一次,世尊住在舍卫城祇园的给孤独园。在那裡,世尊对比丘们说:“比丘们。”那些比丘回答世尊:“世尊。”世尊说了这番话:“比丘们,大多数众生都是这样希望、这样欲求、这样意图:‘但愿不合意、不愉快、不称心的法(事物)能消退,合意、愉快、称心的法能增盛。’然而,比丘们,对那些这样希望、这样欲求、这样意图的众生来说,不合意、不愉快、不称心的法反而增盛,合意、愉快、称心的法反而消退。比丘们,你们对此作何解释呢?”“大德,诸法以世尊为根本,以世尊为引导,以世尊为依归。善哉,大德,愿世尊为我们解说此说的含义;比丘们听闻世尊的解说后将受持。”“既然如此,比丘们,仔细听,善加作意,我将解说。”“好的,大德。”那些比丘回答世尊。世尊说了这番话:
“比丘们,在此,未受教导的凡夫,未曾见圣者,不熟习圣法,未曾受圣法调伏;未曾见善人,不熟习善人法,未曾受善人法调伏。他不知道应该亲近的法,不知道不应该亲近的法;不知道应该修习的法,不知道不应该修习的法。他不知道应该亲近的法,不知道不应该亲近的法,不知道应该修习的法,不知道不应该修习的法,于是亲近不应该亲近的法,不亲近应该亲近的法;修习不应该修习的法,不修习应该修习的法。他对那些亲近不应该亲近的法、不亲近应该亲近的法、修习不应该修习的法、不修习应该修习的法的人来说,不合意、不愉快、不称心的法反而增盛,合意、愉快、称心的法反而消退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比丘们,事情就是这样,如同那些无知的人一样。
然而,比丘们,已受教导的圣弟子,已曾见圣者,熟习圣法,已受圣法调伏;已曾见善人,熟习善人法,已受善人法调伏。他知道应该亲近的法,知道不应该亲近的法;知道应该修习的法,知道不应该修习的法。他知道应该亲近的法,知道不应该亲近的法,知道应该修习的法,知道不应该修习的法,于是他不亲近不应该亲近的法,亲近应该亲近的法;不修习不应该修习的法,修习应该修习的法。他对那些不亲近不应该亲近的法、亲近应该亲近的法、不修习不应该修习的法、修习应该修习的法的人来说,不合意、不愉快、不称心的法反而消退,合意、愉快、称心的法反而增盛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比丘们,事情就是这样,如同那些有知的人一样。
“比丘们,有这四种法受持。哪四种呢?比丘们,有一种法受持是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也痛苦;比丘们,有一种法受持是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痛苦;比丘们,有一种法受持是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快乐;比丘们,有一种法受持是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也快乐。
“比丘们,在其中,凡是这种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也痛苦的法受持,无知者,为无明所覆,不能如实了知:‘此法受持是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也痛苦。’无知者,为无明所覆,不能如实了知,于是他亲近它,不捨弃它。他亲近它,不捨弃它,不合意、不愉快、不称心的法反而增盛,合意、愉快、称心的法反而消退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比丘们,事情就是这样,如同那些无知的人一样。
比丘们,在其中,凡是这种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痛苦的法受持,无知者,为无明所覆,不能如实了知:‘此法受持是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痛苦。’无知者,为无明所覆,不能如实了知,于是他亲近它,不捨弃它。他亲近它,不捨弃它,不合意、不愉快、不称心的法反而增盛,合意、愉快、称心的法反而消退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比丘们,事情就是这样,如同那些无知的人一样。
比丘们,在其中,凡是这种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快乐的法受持,无知者,为无明所覆,不能如实了知:‘此法受持是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快乐。’无知者,为无明所覆,不能如实了知,于是他不亲近它,捨弃它。他不亲近它,捨弃它,不合意、不愉快、不称心的法反而增盛,合意、愉快、称心的法反而消退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比丘们,事情就是这样,如同那些无知的人一样。
比丘们,在其中,凡是这种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也快乐的法受持,无知者,为无明所覆,不能如实了知:‘此法受持是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也快乐。’无知者,为无明所覆,不能如实了知,于是他不亲近它,捨弃它。他不亲近它,捨弃它,不合意、不愉快、不称心的法反而增盛,合意、愉快、称心的法反而消退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比丘们,事情就是这样,如同那些无知的人一样。
“比丘们,在其中,凡是这种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也痛苦的法受持,有知者,已得明,如实了知:‘此法受持是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也痛苦。’有知者,已得明,如实了知,于是他不亲近它,捨弃它。他不亲近它,捨弃它,不合意、不愉快、不称心的法反而消退,合意、愉快、称心的法反而增盛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比丘们,事情就是这样,如同那些有知的人一样。
比丘们,在其中,凡是这种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痛苦的法受持,有知者,已得明,如实了知:‘此法受持是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痛苦。’有知者,已得明,如实了知,于是他不亲近它,捨弃它。他不亲近它,捨弃它,不合意、不愉快、不称心的法反而消退,合意、愉快、称心的法反而增盛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比丘们,事情就是这样,如同那些有知的人一样。
比丘们,在其中,凡是这种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快乐的法受持,有知者,已得明,如实了知:‘此法受持是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快乐。’有知者,已得明,如实了知,于是他亲近它,不捨弃它。他亲近它,不捨弃它,不合意、不愉快、不称心的法反而消退,合意、愉快、称心的法反而增盛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比丘们,事情就是这样,如同那些有知的人一样。
比丘们,在其中,凡是这种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也快乐的法受持,有知者,已得明,如实了知:‘此法受持是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也快乐。’有知者,已得明,如实了知,于是他亲近它,不捨弃它。他亲近它,不捨弃它,不合意、不愉快、不称心的法反而消退,合意、愉快、称心的法反而增盛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比丘们,事情就是这样,如同那些有知的人一样。
四种法受持的详细解释
“比丘们,什么称为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也痛苦的法受持呢?比丘们,在此,有些人伴随痛苦与忧愁而杀生,由于杀生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不与取,由于不与取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欲邪行,由于欲邪行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说妄语,由于说妄语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说离间语,由于说离间语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说粗恶语,由于说粗恶语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说杂秽语,由于说杂秽语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贪婪,由于贪婪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心怀瞋恚,由于瞋恚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持邪见,由于邪见而感受痛苦与忧愁。他身体坏散,死后堕入恶趣、险处、堕处、地狱。比丘们,这称为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也痛苦的法受持。
“比丘们,什么称为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痛苦的法受持呢?比丘们,在此,有些人伴随快乐与喜悦而杀生,由于杀生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不与取,由于不与取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欲邪行,由于欲邪行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说妄语,由于说妄语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说离间语,由于说离间语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说粗恶语,由于说粗恶语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说杂秽语,由于说杂秽语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贪婪,由于贪婪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心怀瞋恚,由于瞋恚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持邪见,由于邪见而感受快乐与喜悦。他身体坏散,死后堕入恶趣、险处、堕处、地狱。比丘们,这称为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痛苦的法受持。
“比丘们,什么称为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快乐的法受持呢?比丘们,在此,有些人伴随痛苦与忧愁而远离杀生,由于远离杀生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远离不与取,由于远离不与取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远离欲邪行,由于远离欲邪行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远离妄语,由于远离妄语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远离离间语,由于远离离间语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远离粗恶语,由于远离粗恶语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远离杂秽语,由于远离杂秽语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无贪婪,由于无贪婪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无瞋恚之心,由于无瞋恚而感受痛苦与忧愁;伴随痛苦与忧愁而持正见,由于正见而感受痛苦与忧愁。他身体坏散,死后生于善趣、天界。比丘们,这称为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快乐的法受持。
“比丘们,什么称为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也快乐的法受持呢?比丘们,在此,有些人伴随快乐与喜悦而远离杀生,由于远离杀生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远离不与取,由于远离不与取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远离欲邪行,由于远离欲邪行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远离妄语,由于远离妄语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远离离间语,由于远离离间语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远离粗恶语,由于远离粗恶语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远离杂秽语,由于远离杂秽语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无贪婪,由于无贪婪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无瞋恚之心,由于无瞋恚而感受快乐与喜悦;伴随快乐与喜悦而持正见,由于正见而感受快乐与喜悦。他身体坏散,死后生于善趣、天界。比丘们,这称为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也快乐的法受持。比丘们,这就是四种法受持。
比喻
“比丘们,好比苦瓠杂有毒药。这时,有一个人到来,他想活命,不想死,想快乐,厌恶痛苦。人们这样对他说:‘这位先生,这苦瓠杂有毒药,如果你想喝就喝吧。你喝的时候,它的颜色、气味、味道都不会让你感到适意,喝了以后你可能会死亡,或遭受如同死亡般的痛苦。’那人不加思虑就喝了,不捨弃。他喝的时候,它的颜色、气味、味道都不会让他感到适意,喝了以后他可能会死亡,或遭受如同死亡般的痛苦。比丘们,我将这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也痛苦的法受持比喻为此。
“比丘们,好比一杯饮品,颜色美好,气味美好,味道美好。然而,它杂有毒药。这时,有一个人到来,他想活命,不想死,想快乐,厌恶痛苦。人们这样对他说:‘这位先生,这杯饮品,颜色美好,气味美好,味道美好。然而,它杂有毒药,如果你想喝就喝吧。你喝的时候,它的颜色、气味、味道都会让你感到适意,喝了以后你可能会死亡,或遭受如同死亡般的痛苦。’那人不加思虑就喝了,不捨弃。他喝的时候,它的颜色、气味、味道都会让他感到适意,喝了以后他可能会死亡,或遭受如同死亡般的痛苦。比丘们,我将这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痛苦的法受持比喻为此。
“比丘们,好比腐烂的尿液与各种药材混合。这时,有一个人到来,他患有黄疸病。人们这样对他说:‘这位先生,这腐烂的尿液与各种药材混合,如果你想喝就喝吧。你喝的时候,它的颜色、气味、味道都不会让你感到适意,但喝了以后你会健康。’那人加思虑就喝了,不捨弃。他喝的时候,它的颜色、气味、味道都不会让他感到适意,但喝了以后他会健康。比丘们,我将这当下痛苦,未来果报快乐的法受持比喻为此。
“比丘们,好比酸奶、蜂蜜、酥油、糖蜜混合在一起。这时,有一个人到来,他患有痢疾。人们这样对他说:‘这位先生,这酸奶、蜂蜜、酥油、糖蜜混合在一起,如果你想喝就喝吧。你喝的时候,它的颜色、气味、味道都会让你感到适意,喝了以后你会健康。’那人加思虑就喝了,不捨弃。他喝的时候,它的颜色、气味、味道都会让他感到适意,喝了以后他会健康。比丘们,我将这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也快乐的法受持比喻为此。
“比丘们,就好比在雨季的最后一个月,秋季,天空中没有乌云密布,太阳升上天空,驱散了所有空中的黑暗,发出光芒,炽热,照耀。同样地,比丘们,这当下快乐,未来果报也快乐的法受持,能超越其他众多沙门、婆罗门的异说,发出光芒,炽热,照耀。”
世尊说了此番话。比丘们心满意足,欢喜世尊所说。
大法受持经 第六终。
暂无评论内容